Prev
Next
關于我們
ABOUT US

航民集團位于杭州市蕭山東部,距滬杭甬高速公路瓜瀝出口處1公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10公里。1979年,以6萬元農業積累開始創辦工業企業。隨著村級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1997年8月,組建了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現有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32家,擁有總資產102億元,職工1.2萬人。集團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8月成功上市(股票代碼︰600987),參股的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16年5月上市(股票代碼︰002797)。

查看更多
航民榮譽
HANGMIN HONOR
查看更多
新聞資訊
NEWS

OD体育app

5月21日下午,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一行到航民調研“千萬工程”經驗做法。浙江省副省長李岩益,農業農村部總經濟師、辦公廳主任魏百剛,省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王敏,副市長劉嬪,瓜瀝鎮鎮長顧歡軍等陪同調研,航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重慶,航民村委會主任陳國慶參加接待。 唐部長一行先後車覽了航民的村容村貌,走訪了農戶家,視察了田園廣場和航民集團展示廳,邊走邊听取朱重慶情況匯報,實地感受航民堅持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致富道路給村民職工帶來的福祉,充分肯定了航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示範引領作用。 調研現場

OD体育app

來源︰12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李平 與國內其他“明星村”相比,航民村更像一位卸妝的名角︰雖低調而謙和,卻難掩浙江首富村的王者風範。 這個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75人的村莊,不包括個人家庭財產在內,全村人均佔有淨資產超過75萬美元,比全球人均最富有的國家還高。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明星村”的致富故事大同小異,多是“政策+能人+集體經濟”的經典腳本,航民村也不例外。 俗話說,賺錢不易,分錢更難。這個蕭紹平原上“全村沒有暴發戶,家家都是富裕戶”的村莊,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獨闢蹊徑,走出一條差別化共同富裕的道路。 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民集團)董事長朱重慶形象地說,我們既有村民共享的“大鍋”,更有干事創業的“鴛鴦鍋”,這樣路子才越走越寬。 對于記者“共同富裕是否完成”的追問,這位年屆七旬的“領頭雁”輕輕擺手︰“有很多難關要過,不少新東西要學。”他語調平緩,絲毫沒有曾問鼎第二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的氣派。 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30年前,不少城里人來航民村給農民打工;30年後,航民村的農民都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東。 航塢山下,共同富裕的旋律早已響起,先富起來的航民人,舉起“富了口袋富腦袋”的旗幟,打造差別化共同富裕升級版,為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再探新路。 航民村豐收宴。沈雷攝 村民住別墅,家家都是富裕戶地處錢塘江南岸的航民村,隸屬于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是浙江省最富裕的村莊之一。 深秋時節,走進田園廣場50畝稻田中央——白色穹頂下600多平方米的空場,是村民喝茶聊天、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環顧稻浪金黃的田野,一排排三層樓高的別墅群、熱鬧繁華的商業街,令人驚嘆還有這麼富裕的村莊。 村民朱建生指著眼前的稻田說︰“我們吃的、住的都不比城里人差,出門還能看到田園風光,你說航民村農民幸福不?”笑談間,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村委會主任陳國慶扳著指頭算得更清楚,村民靠勞動收入和股權分紅,都住上了庭院式樓房和別墅,人均居住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家庭轎車擁有率90%以上。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7.6萬元。 這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實行免費教育,上大學還享受獎學金和生活補貼。毫不夸張地說,航民人從產房到墓地都有福利保障。 “每個村民一年領取3000元的福利費,到退休年齡後福利費翻倍。”陳國慶補充說,對村里未繳納社保的老人,按每月1500元或2148元的標準發放養老金。 據《航民村志》記載,相傳越王勾踐曾采石于此,在錢塘江邊修建船塢,先民遂稱附近山丘為航塢山,聚居地亦得名“航民村”。 上世紀70年代末,這里是一個倒掛戶多、缺糧戶多、未婚大齡青年多的“三多村”,人均年收入僅148元。 “那時候,人均不到半畝田,大多住的都是土坯房,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今年70歲的村民沈炳榮回憶道。 航民村的“硬核”致富故事,從1979年創辦漂染廠開始。 “靠村里東拼西湊的6萬元錢,外加6萬元信用社借款,辦起了村里第一家集體企業——蕭山漂染廠。僅3年時間,利潤突破100萬元。”朱重慶作為第一任廠長,成了航民村的致富帶頭人。 他們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探索“養雞生蛋”︰將利潤15%留作村用,85%用于擴大再生產,先後成立織布廠、染料化工廠。 從1987年起,航民村印染企業挺進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在廣東順德、遼寧海城等地布局建廠,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圍繞缺什麼補什麼,又相繼辦起了熱電廠、紡絲廠、海運物流等上下游產業鏈。”航民集團副總經理高天相介紹說,航民村共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28家,企業職工1.2萬余人。 1998年,航民集團聯合萬向集團、杭鋼集團等6家企業,共同成立由航民集團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民股份)。2004年8月,航民股份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今,航民集團旗下的6家印染公司,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紡織印染基地之一;黃金飾品年加工產能達到80噸,位居全國第三。紡織印染與黃金首飾的雙主業格局,佔集團年度總利潤的73%左右。 截至2021年底,航民集團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4億元,銷售收入近152億元,實現利潤9.7億元。 從目前航民村的實力看,穩居全國富裕村前十位之列。 航民村工業園區夜景。陳國龍攝 村民變股東,桃子熟了怎麼分早就听說航民村人人都有股權證書,親眼看到這個被村民喻為“會下金蛋的母雞”,還是在退休的創業元老沈寶璋家里。 這本紅色封面的證書上,印著“投資權證”幾個燙金大字。里面還詳細記錄每一次配股時間和額度。作為村委會頒發的股權憑證,它奠定了全村人共同富裕的根基。 如果說,當年創辦漂染廠是航民人“做大蛋糕”的轉折點,翌年的利潤分配便成了他們“切分蛋糕”的平行線。 據朱重慶回憶,當年扣除本金後還剩2萬元利潤,村里決定給四個生產隊各5000元分紅。“集體企業賺錢了,得先給老百姓一些油水,他們也盼著嘗嘗肉的香味。”他早就吃透了鄉親們的心思。 共同富裕上路了。 隨著村辦企業越做越大,資金積累越來越多。1998年,航民村集體淨資產高達3.25億元,一躍成為浙江的“首富村”。 彼時,各地都在推進產權制度改革。一些口袋剛鼓起來的航民村民,心思也跟著多起來︰“都說集體經濟人人有份,卻又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看得見摸不著,啥時候能像太陽一樣溫暖千家萬戶呢?” 朱重慶、沈寶璋等幾位村干部帶隊,花費一年多時間反復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最終確定將56%淨資產交由村集體控股,剩下44%量化到個人的股改方案。 談起這段集體產權改革歷程,朱重慶打開了話匣子,繪聲繪色地講起自己當年游說村民的“桃論”—— 假設一棵桃樹上結了10個桃子,應該分給“土地公公”4個,沒有土地種桃樹,別的都無從談起,這個“土地公公”就是村民;還有4個桃子分給勞動者,沒有他們辛勤澆水、施肥和養護,也不會結桃子,這些人就是企業職工;剩下兩個桃子是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從選種、嫁接、剪枝到采摘,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這個通俗易懂的分桃方法,就是村齡佔40%、工齡佔40%和管理佔20%的二次量化分配比例,確保航民村人人有股份,個個是股東。“這麼多年了,老百姓仍然覺得這個方案過硬。”朱重慶回憶道。 大隊會計出身的朱重慶,喜歡用核算工分的老辦法,向村里人解釋股權由來︰“口糧”是村齡股,航民村人人都有份;“勞力”是工齡股,在廠職工才算數;“肥料”是貢獻量,按管理者和技術人員職務職級評定。 為避免平均配股和免費贈股的弊端,他們對3.25億元淨資產按1元1股進行量化,其中44%部分按“買一贈三”優惠給1500名村民和企業干部,股權認購率達到99.86%,募集資金3580萬元。 “當時社會上也有非議,指責說村民持股就是轉私。”沈寶璋追憶產權制度改革時的壓力,“我們就堅持兩條,一是村干部不能多吃多佔,要對老百姓公平;二是要起到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的作用。” 村民朱建生今年60歲,是村辦企業的中層干部,村齡、工齡和貢獻量股權都疊加認購過,每年能拿到個人股權分紅4.3萬元。 “我們兩口子最近一次配股,把額度都讓給兩個女兒買了。”朱建生一家6口人,共有119.84萬股,每年股權分紅10.78萬元。 從1999年至今,按照5年一次配股原則,航民村進行了5次配股,共籌集認購資金1.6552億元,累計分紅3.85億元。自2006年後,村集體股權下降為51%,村民持股比例升為49%。 李林達2002年入職航民集團,是一名非航民籍的集團部門負責人。他曾四次參與配股,認購19.61萬股,每年分紅1.76萬元。 “如果我一直工作到退休,子女可以繼承股權;若提前離開航民集團,公司會按原價回收股份。”他不無自豪地坦言。 目前,村民人均持有內部股權19.21萬股,人均年分紅1.7萬元。360名非航民籍企業干部,共持有3327萬股。 縱觀航民村“以工帶富、聯股聯心、上市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可以說既是干出來的,也是“分”出來的。 航民村農業機械化收割。陳國龍攝 村民福利好,收入不吃“大鍋飯”記者30年前第一次來航民村,看到不少城里人到村里打工,頓時腦洞大開。再听到朱重慶講話中列舉村民享受的各種福利,更是羨慕不已。 彼時,朱重慶剛榮膺第二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各地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很多,對航民村福利之好都交口稱贊。 然而,福利的“大鍋飯”也帶來新挑戰︰村里給每家安裝一部免費電話,有人專打收費的聲訊台點歌,一天花掉幾十元;他們為每戶接通免費自來水,有人開著水龍頭聊天,浪費一點都不心疼。 目睹這些弊端後,村里注重改善福利分配機制,從“免費制”向“分餐制”、實物化向貨幣化轉變,在村民中大力倡導“基本生活靠集體,發家致富靠個人”的奮斗觀念。 對集體產權進行量化改革,無異于是對福利制度的轉型升級。如今,村民的福利支出主要來自集體股權分紅。 據陳國慶透露,村里每年可從航民集團獲得5000萬元左右的股權分紅,2500萬元用于村民發放各種福利補貼,2500萬元用于村集體建設和保障村兩委運行。 去年,大學畢業生徐慶虹回村參加工作。當年她接到錄取通知書後,村里獎勵一萬元獎學金,每年還報銷8000元學費,發放2400元生活補貼。 “大學期間,靠村里各類補助和學校的獎學金,我基本沒向家里要過錢,室友都對我們村的福利羨慕不已。”徐慶虹回憶說。 據統計,全村已有200多名大學生接受村里資助,但像徐慶虹一樣回鄉的並不多。 幾年前,沈炳榮和村民一起到國外旅游,日子過得滋潤。老兩口退休工資加上分紅、福利費,一年收入10多萬元。 “我們不光有村民共享的‘大鍋’,更要有干事創業的‘鴛鴦鍋’。”朱重慶深有感觸地說,整個集團約有300多個村民在崗,收入都按企業效益和工作業績發放。 2008年前,村民張迪飛在浙江一家外貿企業工作。因外貿形勢變化,決定回老家,現在熱電公司負責倉儲管理工作。 “企業中層干部一年收入三四十萬元,普通職工在效益好的企業,全年收入也不過八九萬元,整體不高。”全年5萬多元工資收入的張迪飛,薪酬滿意度並不高。朱建生也反映說︰“同在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職工與職工之間,尤其管理層與普通職工之間,收入差距還是挺大的。” 此前,他曾在航民紡絲廠工作,還當過質量管理科經理。由于企業效益不佳,一年收入五六萬元,“兄弟企業同層次的管理人員,有的一年收入四五十萬元”。 “這些年沒攢到什麼錢,一直沒在蕭山城區購買商品房。”說這話時,朱建生流露出些許落寞的神情。 航民村田園廣場。陳國龍攝村民變市民,尋找新的引潮力記者在航民村蹲點調研期間,正趕上錢塘江觀潮的最好時節。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在錢塘江南岸的航民村看來,這個號稱“世界三大潮汐”的天下奇觀更像是一個隱喻。 走在華燈初上的航民村街頭,腦海里不時浮現出被村民們抽象過的太陽、月亮等詞匯,聯想到不遠處日月合力澎湃而來的錢塘潮,不由得感慨萬千。抬眼望去,已是群星璀璨,若隱若現…… 生活富裕和產業興盛固然重要,但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航民村還需要尋找新的引潮力。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日新月異的航民村已脫胎換骨︰農村與城市的界限正在模糊中消失。村莊變社區、村民變市民的現代化進程已成為大勢所趨,僅剩如何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的壁壘了。 航民村村貌。(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令老一輩航民人困惑的是,村里長大的孩子們並不願意回來,除了就業機會與所學專業不匹配外,按部就班的傳統產業、單調而安逸的鄉村生活,根本無法拴住年輕人向往外部世界的雄心。 “現在村里企業招工,很難招到本村的年輕人!”受訪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證實。 如今已被城市包圍的航民村,面臨產業發展受限的難題︰公司印染、熱電等產業已達到產能極限,很難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只能通過多元投資布局來彌補。 高天相坦言︰“我們印染和熱電企業的利潤,佔整個集團六成還多。為了破解產業結構落後等問題,除了打造黃金飾品加工業,我們還投資一些新能源、高科技企業等。” 在瓜瀝鎮原黨委書記李國平看來,航民村的整體建設與城市無異,但仍沿用農村的管理體制,已經遇到農民變市民、工業園區騰挪發展的問題。瓜瀝鎮要繼續發展,也面臨土地制約的問題。 “政府方面考慮在錢塘江畔的一個區塊,為航民村謀劃750畝的產業騰挪地,”李國平說出政府的打算,並設想鎮里可以從中拿一部分土地來搞開發,一部分留給航民村發展新興產業。 除了外部的轉型困擾,航民村內部改革也迫在眉睫。由于集體產權制度約束,他們在投資發展方面也面臨不少壓力。 “有時篩選項目寧願錯過,也不願錯投,集體資產我們不敢虧,也虧不起。這也是看不見的損失。”朱重慶坦言,這也是航民村產值和利潤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 村民個人持有的內部股權,只有收益,沒法交易。他們原來考慮村民退休後,可以內部轉讓部分股權,隨著年齡增長擴大轉讓比例。後來因為涉及個人所得稅,又要核定淨收益,所以沒有真正實施。 “航民村資本和產業已經走向全國,村民股權自由流轉和處置方面有待改革,是決定航民未來發展的關鍵。”高天相說。 全面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擴大村民持股比例,推進股權自由交易,讓每個村民都變成權責一致的投資人。他們從看到月光、得到陽光到滿天星光,或許這一變化將成為航民村高水平共同富裕的轉折點和引潮力。 秉持“做大做強不做空,創業創新不闖禍”原則的航民村,至今有30億元的資金趴在賬上。2015年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利潤12億元的發展願景,至今仍未實現。 “航民村的政策不能幾十年不變,未來如何將死的股權變成活的資本,正是我需要思考的問題。”朱重慶的神情凝重起來。 李國平的父親曾任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負責人,他自稱是半個航民村子弟。對如何處理集團公司與航民村委會的關系問題,他也有更清醒的認識︰不能“企業大黨委、航民小村委”,我們也希望通過加強黨建,將這種格局改變過來。 群眾對干部最重要的是信任,這種信任也隨著年輕一代村民的成長而變化。“航民村創業40多年,老百姓對朱重慶很放心,等他退休了,還會不會這麼放心?我們也不敢保證。”陳國慶說。 面對這些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朱重慶緩慢而有力地說︰“未來,航民村需要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好比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的是死亡,而從里面打破的是新生。我們不能贏了對手,卻輸給時代!”
2023-09-22

OD体育app

2023年09月22日,蕭山日報第6版報道了“航民集團︰緊抓需求 加快釋放新動能”文章。 “發揚工匠精神,從‘專精特新’入手,我們將持續增強精益管理的水平。”航民集團總經理朱立民時刻思考著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新產品研發、新客戶拓展、新領域布局,航民集團聚焦“紡織印染+黃金飾品”雙主業,其他業務配套協同,這個老牌勁旅走在創新發展道路上,向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深耕。智能制造勁頭足 紡織印染3D數字工廠是個什麼樣?內部設備、前道、定型、染色、後道整裝……在已完成數字化改造的航民股份三車間大屏上,設備的實時生產數據和排產數據,生產的實時狀態一目了然,可輔助車間快速進行生產決策。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使得流行趨勢傳播高速化,年輕人的審美更加個性化,“體現在紡織印染行業,我們收到的訂單呈現出越來越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快交付的特點。”朱立民介紹,面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和信息數字技術的進步,航民集團子公司航民股份聯合浙江水木物聯早已開始數字車間項目規劃。隨著數字工廠整體解決方案上線以來,已取得初步成效︰車間在制品庫存下降一半以上;訂單交付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基本滿足快時尚的需求;車間所需人員數量從280人左右減少到240人左右,人員效率相比提高20%。 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航民達美染整也已建成了數智平台和智慧能源平台,被列入2021年杭州市“未來工廠”體系培育企業(第一批)名單。印染行業由于生產特性,被定義為“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的行業。隨著政策導向,相關企業需往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清潔生產與低碳能源方面轉型。值得一提的是,航民作為試點單位,正在與蕭山供電公司合作,共同搭建“雙碳大腦”平台,通過對產線設備能耗(水、電、汽)的精準監控和分析,逐步建立印染行業的產品碳水足跡,為政府制定印染行業相關的排放和能耗標準、進一步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助力。 黃金飾品加工時尚化 去年年初,航民黃金珠寶時尚產業園一期啟用,航民首飾批發大廳、營業大廳經營面積超2000平方米。其中,還設立了一處珠寶個性化定制區,顧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飾品。以客戶為中心定制和按需靈活生產的航民百泰,成為市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另一邊,航民科爾珠寶也已順利投產,主要產品為3D、5D硬金首飾和黃金的精煉業務,目前擁有2條黃金電鑄生產線,新建1條黃金精煉(提純)生產線。黃金飾品作為中國極受歡迎的時尚和生活方式類產品,正朝著“精、輕、新”方向發展。為此,航民集團還設立了“創新工作室”,依托自身研發設計和生產加工優勢,借助數字化生產管理、“雲展廳”和多元化服務三大平台,著力拓展研發設計、個性化柔性定制和制造衍生服務,每年黃金飾品業務開發的新品多達2000余款。如今,產業園二期也已開工建設。此外,航民紡絲廠舊廠房拆建改造也已全面完成,建成了杭州蕭山貴金屬制品加工產業園並對外招商,黃金飾品產業是航民著力發展的又一優勢產業。屆時,兩個園區相互配合,協同發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轉載自︰蕭山日報
2023-09-22

OD体育app

共慶建黨節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航民集團黨委所屬各黨支部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 傳達學習省 十五次黨代會精神 集團各黨支部認真傳達學習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要求全體黨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兩個先行”的目標任務中去,航民一直位列全國村級經濟前列,始終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的征程中,全體黨員要繼續守好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堅持“集體共富”的航民特色道路,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以唯實惟先彰顯企業風采,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當好“兩個先行”的探路先鋒,為浙江的美好未來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聆听書記講黨課 集團各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瓜瀝鎮黨委召開的建黨101周年視頻會議,聆听李國平書記所講的題為“不忘初心使命 秉承紅色基因 打造共富樣板”的黨課。 李書記從“為什麼要打造共同富裕鎮域樣板”“怎麼樣推進鎮域共同富裕建設”“瓜瀝的黨員應該怎麼干”三個層面展開,分析了瓜瀝的優勢和短板,也從老百姓最有感的實際需求出發,明確了產業經濟、城市能級、公共服務、平安建設、文化事業五個發力點。 同時李書記對瓜瀝黨員提出了具體要求︰要亮出黨員的身份,表率示範;要提升黨員的境界,胸懷大局;要牢記黨員的使命,擔當作為,在共同富裕的時代考卷面前,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全力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鎮域樣板。 紅色場景憶初心 各支部組織黨員前往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寧波奉化卓蘭芳紀念館、蕭山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蕭山青年運動紀念館等地重走紅色足跡。 通過紅色場景沉浸體驗,黨員們仿佛與革命先輩進行了一場精神對話,深切感受那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歷史,重溫初心使命,接受精神洗禮。 發展黨員添力量 航民的共富事業需要更多的建設者接續奮斗,集團黨委始終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體要求,按照“雙培養”原則,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把好新黨員準入關,吸收培養政治上合格、思想上成熟、業務上優秀的員工入黨。各支部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發展黨員,增添新鮮血液,永葆支部青春活力。 政治生日強黨性 各支部開展集體過政治生日活動,本次主題黨日為6月入黨的同志贈送了精心制作的政治生日賀卡和書籍,大家重溫入黨誓詞,暢談內心感言,由衷熱愛航民、感恩航民。政治生日成了黨員不忘初心的加油包。黨員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作為生日回禮,積極投身到航民的創新發展中去。 先鋒黨員作表率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重慶勉勵廣大黨員,要把全部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以雷厲風行、立說立行的實干精神,奮力譜寫航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3-09-22

OD体育app

今天,航民集團向蕭山區慈善總會

捐贈人民幣250萬元,

助力疫情防控。

區慈善總會名譽會長王珠瑛、會長汪柏遂、

瓜瀝鎮黨委書記徐曉福參加捐贈儀式。
上午9點半,航民集團副總經理高天相來到區慈善總會,向區慈善總會捐贈250萬元,用于全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防治工作(其中100萬元定向用于瓜瀝鎮的抗疫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示企業的擔當。

在捐贈儀式接受媒體采訪時高天相表示

航民集團40多年發展過程當中,按照自己的經濟實力獻出愛心,履行著社會責任。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對企業影響也比較大,企業的一萬多員工中有85%是外來員工,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捐獻愛心,也是一種擔當。


OD体育app

來源︰12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李平 與國內其他“明星村”相比,航民村更像一位卸妝的名角︰雖低調而謙和,卻難掩浙江首富村的王者風範。 這個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75人的村莊,不包括個人家庭財產在內,全村人均佔有淨資產超過75萬美元,比全球人均最富有的國家還高。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明星村”的致富故事大同小異,多是“政策+能人+集體經濟”的經典腳本,航民村也不例外。 俗話說,賺錢不易,分錢更難。這個蕭紹平原上“全村沒有暴發戶,家家都是富裕戶”的村莊,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上獨闢蹊徑,走出一條差別化共同富裕的道路。 浙江航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民集團)董事長朱重慶形象地說,我們既有村民共享的“大鍋”,更有干事創業的“鴛鴦鍋”,這樣路子才越走越寬。 對于記者“共同富裕是否完成”的追問,這位年屆七旬的“領頭雁”輕輕擺手︰“有很多難關要過,不少新東西要學。”他語調平緩,絲毫沒有曾問鼎第二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的氣派。 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30年前,不少城里人來航民村給農民打工;30年後,航民村的農民都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東。 航塢山下,共同富裕的旋律早已響起,先富起來的航民人,舉起“富了口袋富腦袋”的旗幟,打造差別化共同富裕升級版,為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再探新路。 航民村豐收宴。沈雷攝 村民住別墅,家家都是富裕戶地處錢塘江南岸的航民村,隸屬于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是浙江省最富裕的村莊之一。 深秋時節,走進田園廣場50畝稻田中央——白色穹頂下600多平方米的空場,是村民喝茶聊天、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環顧稻浪金黃的田野,一排排三層樓高的別墅群、熱鬧繁華的商業街,令人驚嘆還有這麼富裕的村莊。 村民朱建生指著眼前的稻田說︰“我們吃的、住的都不比城里人差,出門還能看到田園風光,你說航民村農民幸福不?”笑談間,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 村委會主任陳國慶扳著指頭算得更清楚,村民靠勞動收入和股權分紅,都住上了庭院式樓房和別墅,人均居住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家庭轎車擁有率90%以上。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7.6萬元。 這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實行免費教育,上大學還享受獎學金和生活補貼。毫不夸張地說,航民人從產房到墓地都有福利保障。 “每個村民一年領取3000元的福利費,到退休年齡後福利費翻倍。”陳國慶補充說,對村里未繳納社保的老人,按每月1500元或2148元的標準發放養老金。 據《航民村志》記載,相傳越王勾踐曾采石于此,在錢塘江邊修建船塢,先民遂稱附近山丘為航塢山,聚居地亦得名“航民村”。 上世紀70年代末,這里是一個倒掛戶多、缺糧戶多、未婚大齡青年多的“三多村”,人均年收入僅148元。 “那時候,人均不到半畝田,大多住的都是土坯房,連基本溫飽都成問題。”今年70歲的村民沈炳榮回憶道。 航民村的“硬核”致富故事,從1979年創辦漂染廠開始。 “靠村里東拼西湊的6萬元錢,外加6萬元信用社借款,辦起了村里第一家集體企業——蕭山漂染廠。僅3年時間,利潤突破100萬元。”朱重慶作為第一任廠長,成了航民村的致富帶頭人。 他們沒有沾沾自喜,而是探索“養雞生蛋”︰將利潤15%留作村用,85%用于擴大再生產,先後成立織布廠、染料化工廠。 從1987年起,航民村印染企業挺進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在廣東順德、遼寧海城等地布局建廠,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圍繞缺什麼補什麼,又相繼辦起了熱電廠、紡絲廠、海運物流等上下游產業鏈。”航民集團副總經理高天相介紹說,航民村共擁有全資、控股和參股企業28家,企業職工1.2萬余人。 1998年,航民集團聯合萬向集團、杭鋼集團等6家企業,共同成立由航民集團控股的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民股份)。2004年8月,航民股份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如今,航民集團旗下的6家印染公司,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紡織印染基地之一;黃金飾品年加工產能達到80噸,位居全國第三。紡織印染與黃金首飾的雙主業格局,佔集團年度總利潤的73%左右。 截至2021年底,航民集團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4億元,銷售收入近152億元,實現利潤9.7億元。 從目前航民村的實力看,穩居全國富裕村前十位之列。 航民村工業園區夜景。陳國龍攝 村民變股東,桃子熟了怎麼分早就听說航民村人人都有股權證書,親眼看到這個被村民喻為“會下金蛋的母雞”,還是在退休的創業元老沈寶璋家里。 這本紅色封面的證書上,印著“投資權證”幾個燙金大字。里面還詳細記錄每一次配股時間和額度。作為村委會頒發的股權憑證,它奠定了全村人共同富裕的根基。 如果說,當年創辦漂染廠是航民人“做大蛋糕”的轉折點,翌年的利潤分配便成了他們“切分蛋糕”的平行線。 據朱重慶回憶,當年扣除本金後還剩2萬元利潤,村里決定給四個生產隊各5000元分紅。“集體企業賺錢了,得先給老百姓一些油水,他們也盼著嘗嘗肉的香味。”他早就吃透了鄉親們的心思。 共同富裕上路了。 隨著村辦企業越做越大,資金積累越來越多。1998年,航民村集體淨資產高達3.25億元,一躍成為浙江的“首富村”。 彼時,各地都在推進產權制度改革。一些口袋剛鼓起來的航民村民,心思也跟著多起來︰“都說集體經濟人人有份,卻又像天上的月亮一樣看得見摸不著,啥時候能像太陽一樣溫暖千家萬戶呢?” 朱重慶、沈寶璋等幾位村干部帶隊,花費一年多時間反復調研、廣泛征求意見,最終確定將56%淨資產交由村集體控股,剩下44%量化到個人的股改方案。 談起這段集體產權改革歷程,朱重慶打開了話匣子,繪聲繪色地講起自己當年游說村民的“桃論”—— 假設一棵桃樹上結了10個桃子,應該分給“土地公公”4個,沒有土地種桃樹,別的都無從談起,這個“土地公公”就是村民;還有4個桃子分給勞動者,沒有他們辛勤澆水、施肥和養護,也不會結桃子,這些人就是企業職工;剩下兩個桃子是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從選種、嫁接、剪枝到采摘,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這個通俗易懂的分桃方法,就是村齡佔40%、工齡佔40%和管理佔20%的二次量化分配比例,確保航民村人人有股份,個個是股東。“這麼多年了,老百姓仍然覺得這個方案過硬。”朱重慶回憶道。 大隊會計出身的朱重慶,喜歡用核算工分的老辦法,向村里人解釋股權由來︰“口糧”是村齡股,航民村人人都有份;“勞力”是工齡股,在廠職工才算數;“肥料”是貢獻量,按管理者和技術人員職務職級評定。 為避免平均配股和免費贈股的弊端,他們對3.25億元淨資產按1元1股進行量化,其中44%部分按“買一贈三”優惠給1500名村民和企業干部,股權認購率達到99.86%,募集資金3580萬元。 “當時社會上也有非議,指責說村民持股就是轉私。”沈寶璋追憶產權制度改革時的壓力,“我們就堅持兩條,一是村干部不能多吃多佔,要對老百姓公平;二是要起到凝聚人心,促進發展的作用。” 村民朱建生今年60歲,是村辦企業的中層干部,村齡、工齡和貢獻量股權都疊加認購過,每年能拿到個人股權分紅4.3萬元。 “我們兩口子最近一次配股,把額度都讓給兩個女兒買了。”朱建生一家6口人,共有119.84萬股,每年股權分紅10.78萬元。 從1999年至今,按照5年一次配股原則,航民村進行了5次配股,共籌集認購資金1.6552億元,累計分紅3.85億元。自2006年後,村集體股權下降為51%,村民持股比例升為49%。 李林達2002年入職航民集團,是一名非航民籍的集團部門負責人。他曾四次參與配股,認購19.61萬股,每年分紅1.76萬元。 “如果我一直工作到退休,子女可以繼承股權;若提前離開航民集團,公司會按原價回收股份。”他不無自豪地坦言。 目前,村民人均持有內部股權19.21萬股,人均年分紅1.7萬元。360名非航民籍企業干部,共持有3327萬股。 縱觀航民村“以工帶富、聯股聯心、上市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可以說既是干出來的,也是“分”出來的。 航民村農業機械化收割。陳國龍攝 村民福利好,收入不吃“大鍋飯”記者30年前第一次來航民村,看到不少城里人到村里打工,頓時腦洞大開。再听到朱重慶講話中列舉村民享受的各種福利,更是羨慕不已。 彼時,朱重慶剛榮膺第二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各地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很多,對航民村福利之好都交口稱贊。 然而,福利的“大鍋飯”也帶來新挑戰︰村里給每家安裝一部免費電話,有人專打收費的聲訊台點歌,一天花掉幾十元;他們為每戶接通免費自來水,有人開著水龍頭聊天,浪費一點都不心疼。 目睹這些弊端後,村里注重改善福利分配機制,從“免費制”向“分餐制”、實物化向貨幣化轉變,在村民中大力倡導“基本生活靠集體,發家致富靠個人”的奮斗觀念。 對集體產權進行量化改革,無異于是對福利制度的轉型升級。如今,村民的福利支出主要來自集體股權分紅。 據陳國慶透露,村里每年可從航民集團獲得5000萬元左右的股權分紅,2500萬元用于村民發放各種福利補貼,2500萬元用于村集體建設和保障村兩委運行。 去年,大學畢業生徐慶虹回村參加工作。當年她接到錄取通知書後,村里獎勵一萬元獎學金,每年還報銷8000元學費,發放2400元生活補貼。 “大學期間,靠村里各類補助和學校的獎學金,我基本沒向家里要過錢,室友都對我們村的福利羨慕不已。”徐慶虹回憶說。 據統計,全村已有200多名大學生接受村里資助,但像徐慶虹一樣回鄉的並不多。 幾年前,沈炳榮和村民一起到國外旅游,日子過得滋潤。老兩口退休工資加上分紅、福利費,一年收入10多萬元。 “我們不光有村民共享的‘大鍋’,更要有干事創業的‘鴛鴦鍋’。”朱重慶深有感觸地說,整個集團約有300多個村民在崗,收入都按企業效益和工作業績發放。 2008年前,村民張迪飛在浙江一家外貿企業工作。因外貿形勢變化,決定回老家,現在熱電公司負責倉儲管理工作。 “企業中層干部一年收入三四十萬元,普通職工在效益好的企業,全年收入也不過八九萬元,整體不高。”全年5萬多元工資收入的張迪飛,薪酬滿意度並不高。朱建生也反映說︰“同在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職工與職工之間,尤其管理層與普通職工之間,收入差距還是挺大的。” 此前,他曾在航民紡絲廠工作,還當過質量管理科經理。由于企業效益不佳,一年收入五六萬元,“兄弟企業同層次的管理人員,有的一年收入四五十萬元”。 “這些年沒攢到什麼錢,一直沒在蕭山城區購買商品房。”說這話時,朱建生流露出些許落寞的神情。 航民村田園廣場。陳國龍攝村民變市民,尋找新的引潮力記者在航民村蹲點調研期間,正趕上錢塘江觀潮的最好時節。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在錢塘江南岸的航民村看來,這個號稱“世界三大潮汐”的天下奇觀更像是一個隱喻。 走在華燈初上的航民村街頭,腦海里不時浮現出被村民們抽象過的太陽、月亮等詞匯,聯想到不遠處日月合力澎湃而來的錢塘潮,不由得感慨萬千。抬眼望去,已是群星璀璨,若隱若現…… 生活富裕和產業興盛固然重要,但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航民村還需要尋找新的引潮力。 隨著長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日新月異的航民村已脫胎換骨︰農村與城市的界限正在模糊中消失。村莊變社區、村民變市民的現代化進程已成為大勢所趨,僅剩如何打破城鄉二元體制的壁壘了。 航民村村貌。(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令老一輩航民人困惑的是,村里長大的孩子們並不願意回來,除了就業機會與所學專業不匹配外,按部就班的傳統產業、單調而安逸的鄉村生活,根本無法拴住年輕人向往外部世界的雄心。 “現在村里企業招工,很難招到本村的年輕人!”受訪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證實。 如今已被城市包圍的航民村,面臨產業發展受限的難題︰公司印染、熱電等產業已達到產能極限,很難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只能通過多元投資布局來彌補。 高天相坦言︰“我們印染和熱電企業的利潤,佔整個集團六成還多。為了破解產業結構落後等問題,除了打造黃金飾品加工業,我們還投資一些新能源、高科技企業等。” 在瓜瀝鎮原黨委書記李國平看來,航民村的整體建設與城市無異,但仍沿用農村的管理體制,已經遇到農民變市民、工業園區騰挪發展的問題。瓜瀝鎮要繼續發展,也面臨土地制約的問題。 “政府方面考慮在錢塘江畔的一個區塊,為航民村謀劃750畝的產業騰挪地,”李國平說出政府的打算,並設想鎮里可以從中拿一部分土地來搞開發,一部分留給航民村發展新興產業。 除了外部的轉型困擾,航民村內部改革也迫在眉睫。由于集體產權制度約束,他們在投資發展方面也面臨不少壓力。 “有時篩選項目寧願錯過,也不願錯投,集體資產我們不敢虧,也虧不起。這也是看不見的損失。”朱重慶坦言,這也是航民村產值和利潤增長緩慢的原因之一。 村民個人持有的內部股權,只有收益,沒法交易。他們原來考慮村民退休後,可以內部轉讓部分股權,隨著年齡增長擴大轉讓比例。後來因為涉及個人所得稅,又要核定淨收益,所以沒有真正實施。 “航民村資本和產業已經走向全國,村民股權自由流轉和處置方面有待改革,是決定航民未來發展的關鍵。”高天相說。 全面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擴大村民持股比例,推進股權自由交易,讓每個村民都變成權責一致的投資人。他們從看到月光、得到陽光到滿天星光,或許這一變化將成為航民村高水平共同富裕的轉折點和引潮力。 秉持“做大做強不做空,創業創新不闖禍”原則的航民村,至今有30億元的資金趴在賬上。2015年提出到2020年力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利潤12億元的發展願景,至今仍未實現。 “航民村的政策不能幾十年不變,未來如何將死的股權變成活的資本,正是我需要思考的問題。”朱重慶的神情凝重起來。 李國平的父親曾任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負責人,他自稱是半個航民村子弟。對如何處理集團公司與航民村委會的關系問題,他也有更清醒的認識︰不能“企業大黨委、航民小村委”,我們也希望通過加強黨建,將這種格局改變過來。 群眾對干部最重要的是信任,這種信任也隨著年輕一代村民的成長而變化。“航民村創業40多年,老百姓對朱重慶很放心,等他退休了,還會不會這麼放心?我們也不敢保證。”陳國慶說。 面對這些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朱重慶緩慢而有力地說︰“未來,航民村需要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好比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的是死亡,而從里面打破的是新生。我們不能贏了對手,卻輸給時代!”
2023-09-22

OD体育app

2023年09月22日,蕭山日報第6版報道了“航民集團︰緊抓需求 加快釋放新動能”文章。 “發揚工匠精神,從‘專精特新’入手,我們將持續增強精益管理的水平。”航民集團總經理朱立民時刻思考著如何與時代同頻共振。新產品研發、新客戶拓展、新領域布局,航民集團聚焦“紡織印染+黃金飾品”雙主業,其他業務配套協同,這個老牌勁旅走在創新發展道路上,向產業鏈上下游持續深耕。智能制造勁頭足 紡織印染3D數字工廠是個什麼樣?內部設備、前道、定型、染色、後道整裝……在已完成數字化改造的航民股份三車間大屏上,設備的實時生產數據和排產數據,生產的實時狀態一目了然,可輔助車間快速進行生產決策。互聯網的加速發展使得流行趨勢傳播高速化,年輕人的審美更加個性化,“體現在紡織印染行業,我們收到的訂單呈現出越來越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快交付的特點。”朱立民介紹,面對客戶需求的變化和信息數字技術的進步,航民集團子公司航民股份聯合浙江水木物聯早已開始數字車間項目規劃。隨著數字工廠整體解決方案上線以來,已取得初步成效︰車間在制品庫存下降一半以上;訂單交付時間縮短一半以上,基本滿足快時尚的需求;車間所需人員數量從280人左右減少到240人左右,人員效率相比提高20%。 航民集團下屬企業航民達美染整也已建成了數智平台和智慧能源平台,被列入2021年杭州市“未來工廠”體系培育企業(第一批)名單。印染行業由于生產特性,被定義為“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的行業。隨著政策導向,相關企業需往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清潔生產與低碳能源方面轉型。值得一提的是,航民作為試點單位,正在與蕭山供電公司合作,共同搭建“雙碳大腦”平台,通過對產線設備能耗(水、電、汽)的精準監控和分析,逐步建立印染行業的產品碳水足跡,為政府制定印染行業相關的排放和能耗標準、進一步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助力。 黃金飾品加工時尚化 去年年初,航民黃金珠寶時尚產業園一期啟用,航民首飾批發大廳、營業大廳經營面積超2000平方米。其中,還設立了一處珠寶個性化定制區,顧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飾品。以客戶為中心定制和按需靈活生產的航民百泰,成為市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另一邊,航民科爾珠寶也已順利投產,主要產品為3D、5D硬金首飾和黃金的精煉業務,目前擁有2條黃金電鑄生產線,新建1條黃金精煉(提純)生產線。黃金飾品作為中國極受歡迎的時尚和生活方式類產品,正朝著“精、輕、新”方向發展。為此,航民集團還設立了“創新工作室”,依托自身研發設計和生產加工優勢,借助數字化生產管理、“雲展廳”和多元化服務三大平台,著力拓展研發設計、個性化柔性定制和制造衍生服務,每年黃金飾品業務開發的新品多達2000余款。如今,產業園二期也已開工建設。此外,航民紡絲廠舊廠房拆建改造也已全面完成,建成了杭州蕭山貴金屬制品加工產業園並對外招商,黃金飾品產業是航民著力發展的又一優勢產業。屆時,兩個園區相互配合,協同發力,進一步提升市場影響力。轉載自︰蕭山日報
2023-09-22

OD体育app

共慶建黨節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航民集團黨委所屬各黨支部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 傳達學習省 十五次黨代會精神 集團各黨支部認真傳達學習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要求全體黨員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兩個先行”的目標任務中去,航民一直位列全國村級經濟前列,始終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新的征程中,全體黨員要繼續守好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堅持“集體共富”的航民特色道路,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以唯實惟先彰顯企業風采,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當好“兩個先行”的探路先鋒,為浙江的美好未來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聆听書記講黨課 集團各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瓜瀝鎮黨委召開的建黨101周年視頻會議,聆听李國平書記所講的題為“不忘初心使命 秉承紅色基因 打造共富樣板”的黨課。 李書記從“為什麼要打造共同富裕鎮域樣板”“怎麼樣推進鎮域共同富裕建設”“瓜瀝的黨員應該怎麼干”三個層面展開,分析了瓜瀝的優勢和短板,也從老百姓最有感的實際需求出發,明確了產業經濟、城市能級、公共服務、平安建設、文化事業五個發力點。 同時李書記對瓜瀝黨員提出了具體要求︰要亮出黨員的身份,表率示範;要提升黨員的境界,胸懷大局;要牢記黨員的使命,擔當作為,在共同富裕的時代考卷面前,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精神風貌,全力打造新時代共同富裕鎮域樣板。 紅色場景憶初心 各支部組織黨員前往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寧波奉化卓蘭芳紀念館、蕭山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蕭山青年運動紀念館等地重走紅色足跡。 通過紅色場景沉浸體驗,黨員們仿佛與革命先輩進行了一場精神對話,深切感受那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歷史,重溫初心使命,接受精神洗禮。 發展黨員添力量 航民的共富事業需要更多的建設者接續奮斗,集團黨委始終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體要求,按照“雙培養”原則,做好黨員發展工作。把好新黨員準入關,吸收培養政治上合格、思想上成熟、業務上優秀的員工入黨。各支部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發展黨員,增添新鮮血液,永葆支部青春活力。 政治生日強黨性 各支部開展集體過政治生日活動,本次主題黨日為6月入黨的同志贈送了精心制作的政治生日賀卡和書籍,大家重溫入黨誓詞,暢談內心感言,由衷熱愛航民、感恩航民。政治生日成了黨員不忘初心的加油包。黨員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作為生日回禮,積極投身到航民的創新發展中去。 先鋒黨員作表率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朱重慶勉勵廣大黨員,要把全部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會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以雷厲風行、立說立行的實干精神,奮力譜寫航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3-09-22
了解更多
名稱︰浙江航民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1998年1月
上市︰2004年8月
600987
職工人數
1.2萬人
參控股企業
32
年印染
10億余米
非織造布
1800
織造
12000萬米
年加工黃金飾品
100
發電
6億度
供氣
390萬噸
2艘散貨船
6.58萬噸
四星級賓館
2
紡織與設備
查看詳情
黃金飾品
查看詳情
更多相關產業
查看詳情
OD体育app zj sc sx nx gd gd hk he xz cq | 下一页 sitemap